廉政动态
中卫:回访教育激励“跌倒”干部重燃干事热情
“受到处分后,我一度处于自卑和懊悔中,对于未来的路怎么走也很迷茫。但通过你们的教育和引导,让我心里的‘疙瘩’解开了。今后,我要重拾信心,更加努力工作、担当作为。”日前,中卫市某单位干部李某向中卫市纪委监委回访教育人员倾诉着内心的感受。
近年来,中卫市纪委监委坚持失责必问、问责必严,一些党员干部因履责不力、失职失责被问责,有效彰显了问责制度的刚性和权威。同时,将常态化回访教育作为激励受处分党员干部担当作为的重要抓手,帮助受处分党员干部放下“思想包袱”、消除“心理顾虑”,重拾干事创业信心。
“人非圣贤,孰能无过?过而能改,善莫大焉。”中卫市纪委监委针对部分被问责干部思想包袱沉重、对个人前途心灰意冷等问题,通过运用“233”回访教育工作法,对受党纪政务处分党员干部集中组织开展回访教育,着力在教育人、转化人、挽救人上下功夫,扎实做好党纪政务处分“后半篇文章”。
中卫市纪委监委案件审理室负责人表示,对受处分干部开展回访教育,既是挽救犯错误党员干部的“暖心工程”,也是切实走好监督执纪“最后一公里”的重要举措。中卫市纪委监委坚持严管和厚爱结合、激励和约束并重,推动建立回访教育评价长效机制,帮助那些有缺点、犯过错、被问责、受处分的干部卸掉思想包袱,改正不足、重新出发,再燃干事创业激情,不让任何一名干部因犯错误而掉队出列。
今年以来,市、县(区)两级纪检监察机关采取面对面谈心谈话、电话询问、侧面了解、组织沟通、查阅评价汇报材料等多种形式,既做好思想政治工作,倾听回访对象个人思想动态,传递组织关爱,又结合回访对象现实表现、履职情况和所在单位党组织、干部群众的反馈意见进行分析研判,给予回访对象客观公正的评价。截至目前,全市共回访有关人员700余人,收到所在党组织书面评价230余份,征求到有关单位和个人意见建议5条。特别是对于思想转变好、改错行动坚决、工作实绩突出的,以专报形式向市委主要领导汇报回访教育情况,并根据干部管理权限将回访教育评价意见向有关组织人事部门反馈,更好激励“有错”干部“有为”。
“问责的最终目的在于教育和挽救。”中卫市纪委监委相关负责人表示,将继续保持惩处力度、探索治理途径与发挥挽救效能,把回访教育作为深化案件查办“后半篇文章”的重要举措,帮助“跌倒”干部卸下思想包袱、打开心理枷锁,最终实现从“有错”到“有为”的根本转变。(中卫市纪委监委)
